阅读历史 |

穿书:我乃资本家后妈的亲闺女 第68(2 / 3)

加入书签

来谢去了,再磨蹭回去晚了,妈该等急了。”

顾清瑶笑着应了声 “知道啦”,稳稳地骑着着自行车,三人说说笑笑地往家属院的方向走。

见小院关着门,宋心悦便跟着直接来到顾家,就见顾老太太跟先到家的母亲都在顾家。

宋心悦还没来得及询问,姚玉兰就笑着道:“都回来了,洗洗手吃饭了。”

宋心悦想着母亲应该是奶奶或者婆婆喊来一起吃饭的,便跟着应了一声,把挎包放到西厢房。

几人洗手落座,桌上摆着喷香的糙米饭、拍黄瓜、红烧茄子,酸豆角肉末,西红柿炒鸡蛋,还有一份丝瓜蛋汤。酸豆角肉末是姚玉兰特意给宋心悦做的开胃小菜。

刚吃了两口,姚玉兰看向金玉芝和宋心悦,语气诚恳:“有个事,我想跟妹子还有心悦商量一下。”

“往后啊,咱们就一起在这儿吃,跟前几年的大锅饭一样,省得你们下了班还得单独开火,又费时间又麻烦。”

宋心悦愣了一下,下意识看向母亲。

之前之所以各吃各的,一是因为自己天天在家待着,完全可以在母亲回来时,将饭菜做好。

二是怕旁人说闲话,毕竟自己已经嫁人了,还真没见过哪家嫁人,将娘家妈妈带到婆家吃饭的。

三是怕母亲觉得天天在别人家吃饭,觉得别扭。

金玉芝也明白姚玉兰的好意,却还是有些顾虑,笑着问:“那会不会太辛苦嫂子?我自个儿吃,做饭也快。”

“辛苦啥呀!” 姚玉兰摆着手笑,“就多你一口饭,能累着啥?”

顾老太太放下碗,也帮腔道:“放心吧,老婆子如今还能干得动!往后我跟你嫂子,肯定把一大家子照顾得妥妥帖帖的,保准让你们下班回来就能吃上热乎饭。”

金玉芝见她们真心实意,心里也暖烘烘的,便不再推辞,笑着点头:“那我就听嫂子和伯母的。等会儿我就把粮本、副食本拿过来,也跟心悦一样,每个月交十块钱伙食费。”

姚玉兰知道金玉芝不是爱占便宜的人,也不跟她客气,笑着打趣:“行!那我这大厨还有的挣呢!”

粮食和副食品都是按定量买的,一个月的口粮和菜钱加起来也不到六块,十块钱足够有余。

日常生活

日子在平淡的烟火气里悄悄溜走,转眼就到了十月一号。

国庆放假两天,京市要在广场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,家属院的街坊邻居一早就收拾妥当,相约着一起去。

顾家人也不例外,顾振邦夫妻俩带着金玉芝以及其余顾家人一起跟着大部队往广场去,唯独留下了顾老太太和宋心悦。

倒不是不想带她们,实在是宋心悦怀孕还不到三个月,正是需要小心的时候。国庆广场上人山人海,挤来挤去的太不安全,宋心悦也很宅,能在家待着,自然是愿意的。

顾老太太放心不下宋心悦一个人在家,也主动留下来作伴。

等其他人走后,堂屋里瞬间安静下来。

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,落在八仙桌上,暖洋洋的。祖孙俩在堂屋做针线活,桌上还放着一碗姚玉兰早上特意洗好的红枣,颗颗饱满红润。

给孩子做小衣服的活计,早就被金玉芝抢了去,,宋心悦便拿出之前织了一半的毛衣,继续织起来。

浅灰色的毛线在她指尖翻飞,针脚细密又整齐。

顾老太太则戴着老花镜,手里拿着小块的花布,一针一线地给未出世的重孙做小鞋子,鞋底纳得厚实,还打算在鞋面上绣朵小梅花。

“上班可还习惯?” 顾老太太手里的针线没停,抬眼看向宋心悦,语气里满是关心。

宋心悦点点头,眼里带着笑意:“嗯,挺习惯的。而且,我这个月才上了两天班,却领了一个月的工资呢!供销社还给了我新人报到的福利呢。”

说着,她压低声音,凑近了些笑道:“其实我知道,这都是托了妈的福。”

顾老太太闻言笑了,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:“你婆婆啊,为人就是特别仗义,又心软。她在供销社待了十八年,就没跟别人红过眼。”

“嗯,我知道。” 宋心悦手里的毛线针顿了顿,笑着继续说,“以前没结婚的时候,旁人也不会跟我说这些家长里短。这两天我上班,听供销社的大姐们聊天,说谁家婆媳闹矛盾,谁家姑嫂不对付,光听着都替她们累。”

“这一番对比,我才真明白,咱们家是真的好!”

顾老太太听得眉开眼笑,带着几分自豪道:“那是!我这个婆婆这些年做得好,你婆婆跟着学,自然也差不了。咱们顾家,从来都是以和为贵。”

宋心悦笑着打趣:“那当然了!日后我要是当了婆婆,也要跟奶奶学,做个通情达理的好婆婆,把咱们家的这份和气传下去。”

“好,好!” 顾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,伸手拿起一颗红枣递给宋心悦,“多吃点枣,补气血。咱们心悦这么懂事,将来肯定是个好婆婆。”

宋心悦接过红枣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