庶女上青云 第73(1 / 3)
他拉着妻子的手到桌前坐下,循循善诱:“咱家不一样。咱家根基浅薄,想要成为韩王这样的世家就得一辈辈积累,孩子们的婚事自然也要琢磨强强联手,不然娶一个一般人家的,岂不是耽搁了我们家一代的路?”
祁听莲想想,似乎也是这个道理,不过她还是念念不忘:“咱家那么多儿子,难道就不能由一个娶顾家女进来?不说宾儿,就是下面的二郎三郎都行,还能与韩王家沾上连襟呢。”
盐运使想想:“倒也不是不行,皇上想必也喜欢我们与韩王走得近,你去看看,顾家剩下女儿哪个最好。”
祁听莲是个狂傲的,再兼之有了那一堆地契做后盾,底气就更足了,她和身边的婆子丫鬟都见过顾家的女儿们,便传唤来心腹婆子挑起了未来儿媳妇。
照她说呢,顾家剩下女儿里,三娘子长得太平淡,四娘子又眉眼带贼,六娘子长得好气质也文秀,但看她看一幅画也要念诗,看窗外云卷云舒也要吟诗,真是看得祁听莲费力。
她可不想找一个这样的儿媳妇进门,她自己就是小吏家女儿,等自家富贵之后感觉那些高门妇人都在看自己热闹,便不想寻一个知书达理的媳妇,惹得自己不快。
再说了,老大老二媳妇都计划选高门的,荣耀是荣耀,可是不好拿捏,那自己做婆婆还有什么意思?
倒是这老三媳妇,可要好好找一个出身卑微的好拿捏,也能在她跟前尽情摆一摆做婆婆的派头。
思来看去,就看上了五娘子。
至于自家拿去联姻的儿子嘛,祁听莲觉得自己长子尽善尽美,尚个公主都使得,将目光投向了老二老三。
最后觉得李家三子李宝长相比起两位哥哥不显,读书没什么聪慧的灵气,还总被夫子们教训,再兼之行动也懒散,不像有什么大出息的,就决定给他说个顾家女儿。
定下了是给李宝说亲,祁听莲唤来三儿子吩咐两句:“过两日要去顾家参加定亲宴,我可是打听过了,男女宾客虽然是各居一座小岛,但也上下船时也能相见,再者湖边亭台舞榭相通,若是有心相见也可,你到时候可多瞧瞧顾家五娘子。”
李宝13岁,说实话也就这两年才窜了点个头,前两年跟着他哥哥李宾往顾家去蹭饭吃,半点都不违和。
如今年岁大了,才慢慢在大哥的教导下有了点儿郎样子,不过还是一团孩儿气。他顾不上那么多,没听懂爹妈什么意思,也懒得费心琢磨。
他这个年龄的男孩子对婚事一窍不通,更在乎的是吃食和玩乐,只一门心思等哥哥从书院回来:“等大哥回来,我们去弘哥儿家定亲宴看看吃点什么好吃的,哪里有空看什么新娘子。”
“什么新娘子?” 祁听莲无语,“你怎么就惦记着吃?”
“娘,顾家的菜肴确实厉害。”李宝心服口服,“上次我们吃的那个蓑衣黄瓜好厉害,举起来能有半人高。”
“有什么厉害。”祁听莲不爱听,“回头叫宋盐商家里送几个厨子过来,他们盐商的盐帮菜,一等一的绝,刀工尤其厉害,听说能将一块稀烂的豆腐切成绽放的牡丹花,还能将肉馅塞进豆芽棒里,那才叫厉害。”
李宝嘟嘴,听着就不好吃,难道肉馅塞进豆芽里,吃起来跟肉馅豆芽单独炒一盘,吃起来滋味有什么不同吗?
不过他不敢跟娘顶嘴,就胡乱嗯了一声。
人人都知大娘子这回走了好运道,嫁了个满朝第一份的金龟婿。
大姨娘听了自然也有自己的想法,她思来想去瞧着定亲宴是个好时机:“听说南安太妃要来,江南各世家要给韩王、南安太妃面子也得出来应酬,这不是上好的择婿机会?”
她便想求了顾介甫,让女儿也多些露脸的机会。
顾介甫虽然被高兴得冲昏了头脑,但到底知道轻重,没有答应大姨娘。
大姨娘并不气馁,她想了想,叫绿依去送信:“我记得老爷当初在福建做官时,有位幕僚胡铁手是位难得的刑名师爷,他夫人唤作李巧燕,也常来后宅恭维我,我记得她家有个儿子,正好与三娘子同岁,当时李巧燕常常巴结我,想说动我给他儿子结亲事。”
绿依吓了一跳:“娘子,不可啊!他可配不上我们三娘子!”,姨娘莫不是看旁人婚事都有了着落也想给三娘子安排?可胡铁手和妻子都势利眼,一心巴结向上无所不用其极,万万不可。
“你想哪儿去了?”大姨娘笑,“我是指点她青云路。”
绿依点点头,收下了信件悄悄出去送信。
等安置妥当后大姨娘又寻来三娘子与她说话。先吩咐一番又说:“那天会来许多夫人,这可是你露脸的好机会。”
三娘子低头,揉着自己的腰带不吭声,半天才冒出来一句:“娘,算了吧。”
“算了!”大姨娘不相信自己的耳朵,“你小时候还知道跳舞出头,如今怎么半点争强好胜的心思都没有了?!”
她要强一辈子,没想到两个女儿一个赛一个的窝囊,不由气得满脸涨红,只觉得胸口堵得慌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