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14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他们赶了一夜的路,从如墨夜色,走到天光将曙。青蓝色的天空仿佛一匹青花棉布,几颗晨星坠在疏云间。

黑老爷忽地往前一扑,化作雾气散开。

紧接着,一座高大威严的城墙,出现在朦胧的曙光中。

这是座万人居住的大城,里面有驻军无数,也是北拒蛮族,护卫沧州的咽喉之地。

数百年前,皇帝在北面设立七座军事要塞,以守天下。

榆阳镇便是其中一座。

大殷的城镇都有相应布置,防止邪修偷摸入城,搅动风云。尤其是在榆阳这样的重要边塞,建设之时便有高人指点,想用法术提前进城希望渺茫。

饶是心急如焚,也只能等在城门外,等待时辰到后,城门打开。

逢雪忽然想到了枌城。

那时无知无觉,便魂魄离体,误入了鬼城……现在应不会如此,但还是确认自己仍是血肉之躯尾为好。

她扭过脸,面无表情地看向叶蓬舟,“你把手伸出来。”

叶蓬舟不解其意,伸出手掌,五指修长,指节分明。

逢雪飞快伸手,在他手背揪了一下,抬眸看着他。

叶蓬舟眨眨眼。

逢雪也眨眨眼,“疼吗?”

若是疼的话,至少能确定他是个活人,不会重蹈误入枌城的覆辙。

如脂白美玉的肌肤上多了一点淡淡的殷红,叶蓬舟垂眸瞥了眼手背,嘴角含笑,猜到她的意思,“我也需确认一下。”

逢雪坦然伸手,“那你用鬼哭割一下也成。”

叶蓬舟握住她的手,忽地曲起手指,在她左手掌心轻轻挠了挠。

逢雪飞快抽出手,被挠的地方麻麻痒痒的,血液从接触的掌心涌到了脸上,她死死攥紧掌心,那儿却依旧悸动未消。

忍不住瞪向始作俑者。

天光微熹里,那人却微微笑着说:“小仙姑,原来你怕痒啊——”

在门外站了会, 陆续有人推着车过来。

跟雁回城清晨城外排队的人差不多,他们大多都是附近的农户,来城里贩卖早上采摘下来的新鲜蔬果。

卖菜的、卖果的、卖花的、卖鸡鸭鱼的, 给城里商行运肉的……大家把手插进袖子里,排成长龙, 熟悉的、不熟悉的, 都能说上几句, 呵出的白汽、嘈嘈的絮语,驱散了沧州清晨的严寒肃穆。

逢雪带着几具尸体, 因此,饶是后面的队伍很挤, 他们的周边还是隔开了一圈空地。

逢雪尝试找人问问, 一靠近, 那人便马上往旁边挪,几次都是如此——也属正常,毕竟他们风尘仆仆,身上血迹斑斑, 旁边还有几具尸体守着。

看上去又不好惹又晦气。

好在有叶蓬舟在这儿。

他提着酒去队伍里转了一圈, 回来的时候,脖子上多了圈面饼子, 手里拿着包热腾腾的黄米包, 把该打听的消息全打听到了。

榆阳镇守卫森严, 要进城免不了一番搜寻,赶尸匠带着尸体是不许入内的。

若是有死者家在城中,须得把尸存放在二里地外的义庄, 自己进入城中通知死者亲眷。

人大多就埋在了义庄附近。

毕竟城里也没这么多的地来埋人。

逢雪听罢,面露思忖之色, 黑老爷跟到城墙边,说明阿兄是进入了城中,没有被放在义庄掩埋,这说明阿兄多半还活着。

但他是怎么进榆阳镇的呢?难道,那些妖人还有别的方法来押人?

叶蓬舟把黄米包递给她,“小仙姑,先吃些东西吧。”

“你在哪儿买的?”

叶蓬舟笑道:“大娘送给我的。”

包子是用黄米做的,外皮黄澄澄的,里面是豆馅,外皮柔软粘牙,馅香甜可口。

大青驴鼻孔翕动,直勾勾看着豆包,口水滴在地上,使劲撅蹄子。

师野无奈,只好也给这只馋嘴的驴兄买了豆包。

卖豆包的大娘旁边聚拢了好些人,她打开推车上装满豆包的木桶,白汽顿时升腾而起,香味勾得人们肚子里馋虫直叫。

师野跑过去,买了两个的大豆包回来,一个给驴兄,一个给自己,吃得津津有味。

自己的豆包只啃了小半,驴兄已经囫囵咽下去了,眼巴巴地瞅着她。

师野:……养驴可真难啊。

但想到驴兄一路辛苦,她摸摸口袋的零钱,重新跑到大娘的推车前,“劳烦,再给我两个豆包。”

“哎!好!”

逢雪也走了过来。

通常时候,小猫是很嫌弃他们吃的东西的,但今日的豆包太香甜,它尝了小块后,舔了舔爪子,说:“小仙姑,小猫还想要。”

小猫长身体,饭量也变大了。

逢雪便过来买豆包。

大娘利落掀开盖在木桶上的白布,刚拿出两个热腾腾的豆包,旁边响起一声怪叫。

吓得手一抖,豆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